建筑瓦片(如琉璃瓦、筒瓦、青瓦等)的保養需根據材質和使用場景制定針對性措施,以延長使用壽命、保持美觀。以下是關鍵注意事項:
一、日常清潔維護
定期除塵
用軟質掃帚或長柄毛刷清除瓦片表面灰塵、落葉等雜物,避免堆積物吸水后加重瓦片負擔或滋生霉菌。
嚴禁使用鋼絲球、硬質刮刀等尖銳工具,以免刮傷釉面或坯體。
污漬處理
普通污漬:用清水沖洗或軟布蘸中性清潔劑(如洗潔精稀釋液)擦拭,隨后用清水沖凈,避免清潔劑殘留腐蝕釉面。
特殊污漬:
鐵銹/水垢:可用10%檸檬酸溶液輕擦(避免接觸金屬部件),再用清水洗凈。
油漬/瀝青:用酒精或專用瓦片清潔劑涂抹,靜置5-10分鐘后擦拭,避免高溫烘烤。
苔蘚/藻類:使用含氯消毒劑(如84消毒液稀釋液)噴灑,半小時后用高壓水槍(壓力≤8MPa)沖洗,注意避開接縫處。
避免化學損傷
禁止使用強酸(如鹽酸)、強堿(如燒堿)或溶劑型清潔劑,這類物質會腐蝕釉面,導致褪色、粗糙或剝落。
二、結構檢查與修復
定期排查破損
每季度檢查瓦片接縫、檐口、屋脊等易損部位,觀察是否有裂紋、松動、缺失或移位。
重點關注長期受陽光直射、暴雨沖刷或風力侵蝕的區域,如斜屋頂高處、迎風面瓦片。
及時修補更換
小范圍破損:若釉面局部剝落但坯體完好,可用同色釉料修補(需先清潔干燥破損面,再用專用粘合劑固定釉料顆粒)。
嚴重破損:瓦片開裂、斷裂或大面積釉面脫落時,需整片更換。更換時注意新舊瓦片顏色、規格一致,確保搭接緊密。
松動處理:用防水砂漿或專用瓦膠填補瓦片與掛瓦條之間的縫隙,加固松動部位,避免風雨滲入導致結構損壞。
三、防水與排水維護
檢查排水系統
定期清理天溝、檐溝內的雜物,確保排水通暢,避免積水倒灌至屋頂基層。
檢查落水口、排水管是否堵塞,雨季前可用高壓水槍沖洗管道內壁,防止泥沙沉積。
強化防水節點
屋脊、斜脊、天窗、煙囪等陰陽角部位,需重點檢查防水卷材或密封膠是否開裂、老化。若發現滲漏,需鏟除原有材料,重新鋪設防水卷材并涂刷密封膠(如硅酮耐候膠)。
瓦片與墻體、管道的交界處,每年用防水密封材料(如聚氨酯涂料)補涂一次,形成完整防水屏障。
四、應對極端天氣
臺風/暴雨前防護
檢查屋頂瓦片是否緊固,對易被風吹起的瓦片用鋼絲或專用夾具固定(如金屬掛瓦條卡扣)。
清理屋頂及周邊可能被風吹動的雜物(如花盆、支架),減少墜落風險。
嚴寒/積雪地區保養
冬季前檢查瓦片縫隙,用防水砂漿填充,防止水分滲入結冰膨脹。
雪后及時清除屋頂積雪(尤其是陡坡屋頂),避免積雪過厚壓裂瓦片。清雪時使用木質推雪板,禁止用鐵鍬等金屬工具直接接觸瓦片。
若氣溫低于0℃,避免向瓦片表面直接噴水,防止結冰后加重負荷。
高溫/紫外線防護
長期暴曬區域的瓦片,可每2-3年涂刷一次透明防曬保護劑(如含納米二氧化鈦的涂料),延緩釉面老化和褪色。
五、季節性保養要點
春季
重點清理冬季堆積的落葉、鳥糞等雜物,檢查瓦片因凍融循環導致的細微裂紋。
對苔蘚、藻類開始滋生的區域,提前進行殺菌處理。
夏季
雨季前***檢查排水系統,修補屋頂滲漏點;臺風頻發地區,加固易損瓦片。
秋季
清理屋頂及排水溝內的枯枝落葉,防止堵塞;對即將進入冬季的區域,做好防凍準備(如填充保溫材料、密封縫隙)。
冬季
北方寒冷地區,避免在瓦片上堆放重物或人為踩踏,減少冰棱對瓦片的沖擊(可在屋檐安裝防冰棱裝置)。
六、特殊材質瓦片保養建議
琉璃瓦/釉面瓦
避免硬物撞擊,防止釉面破損導致坯體吸水膨脹。
禁止使用含氟的清潔劑(如部分玻璃清潔劑),以免腐蝕釉面光澤。
青瓦/陶瓦
定期檢查搭接處的砂漿是否脫落,及時修補以保持結構穩定。
陶瓦表面孔隙較大,可每年涂刷一次防水透氣膜,增強防潮和抗凍性能。
金屬瓦(如彩鋼瓦、銅瓦)
檢查焊點、螺絲孔是否生銹,用砂紙打磨后涂刷防銹漆和同色面漆。
接縫處密封膠若老化開裂,需清除干凈后重新打膠,防止雨水滲入。
七、專業保養周期與記錄
常規保養周期
日常清潔:每2-3個月一次(灰塵大或多雨地區可縮短至每月一次)。
***檢查: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一次,重點排查結構安全和防水性能。
專業維護:每5年聘請專業團隊對屋頂進行系統性檢修(如瓦片整體加固、防水層翻新)。
建立保養檔案
記錄每次保養的時間、內容、發現的問題及處理結果,便于追溯歷史維護情況,制定針對性保養計劃。